端到端QoS网络设计(第2版)

978-7-115-37700-5
作者: 【美】Tim Szigeti 【加】Robert Barton【美】Christina Hattingh【美】Kenneth Briley
译者: YESLAB工作室
编辑: 傅道坤

图书目录:

目 录

第 1部分 QoS设计概述

第 1章 QoS与QoE的介绍及回顾 1

1.1 历史与演变 2

1.1.1 曾经 2

1.1.2 现在 3

1.1.3 QoS的演变 4

1.2 QoS基础及概念 5

1.2.1 用户期望:QoS、QoE和QoX 5

1.2.2 QoS模型:集成服务和差分服务 5

1.2.3 QoS基础概念和工具集 6

1.2.4 数据包头 7

1.2.5 简化QoS 8

1.3 标准化与一致性 9

1.4 小结 10

1.5 扩展阅读 10

1.5.1 通用内容 10

1.5.2 IntServ(集成服务) 11

1.5.3 DiffServ(差分服务) 11

第 2章 基于IOS的QoS体系框架和语法结构 13

2.1 部署QoS的原则 13

2.2 QoS体系框架 14

2.2.1 QoS行为模型 14

2.2.2 QoS特性排序 15

2.3 模块化QoS命令行模型 16

2.3.1 MQC语法 16

2.3.2 默认行为 18

2.3.3 流量分类(class map) 19

2.3.4 定义策略(policy map) 20

2.3.5 为流量应用策略(service policy) 22

2.3.6 层级式QoS和HQF 22

2.3.7 传统的QoS CLI不再使用 24

2.4 AutoQoS 25

2.5 小结 27

2.6 扩展阅读 28

2.6.1 通用内容 28

2.6.2 AutoQoS 28

第3章 分类与标记 29

3.1 分类和标记 29

3.1.1 分类和标记的术语 29

3.1.2 安全与QoS 31

3.1.3 视频和无线流量带来的分类挑战 31

3.1.4 不同技术的标记字段 32

3.1.5 QoS标记的映射 37

3.2 分类工具 40

3.2.1 基于类的分类(class map) 40

3.2.2 基于网络的应用识别 43

3.3 标记工具 45

3.3.1 基于类的标记(class map) 46

3.3.2 标记(或重标记)与限速联用 48

3.3.3 AutoQoS标记 49

3.4 建议与指导 50

3.5 小结 50

3.6 扩展阅读 50

3.6.1 分类和标记 50

3.6.2 NBAR 51

3.6.3 视频QoS 52

3.6.4 无线QoS 52

3.6.5 RFC 52

第4章 限速、整形和降级工具 53

4.1 限速和整形 53

4.1.1 限速与整形的术语 53

4.1.2 令牌桶算法 56

4.1.3 限速器类型 58

4.1.4 安全和QoS 61

4.2 限速工具 61

4.2.1 以限速器作为标记器 61

4.2.2 基于类的限速(policy map) 62

4.2.3 控制层面的限速 66

4.2.4 无条件数据包丢弃 67

4.3 流量整形工具 68

4.3.1 基于类的整形(class map) 69

4.3.2 传统整形工具 70

4.4 建议与指导 71

4.5 小结 71

4.6 扩展阅读 72

4.6.1 通用内容 72

4.6.2 差分服务限速标准 72

4.6.3 限速 72

4.6.4 整形 73

第5章 拥塞管理和拥塞避免工具 75

5.1 拥塞管理和避免 75

5.1.1 拥塞管理和拥塞避免的术语 76

5.1.2 拥塞管理和拥塞避免 76

5.1.3 调度机制算法 76

5.1.4 网络中各层的队列 77

5.2 队列和调度机制的工具 77

5.2.1 基于类的队列(policy map) 78

5.2.2 三层以下的队列技术:Tx-Ring的工作方式 82

5.3 拥塞避免工具 83

5.3.1 随机早期检测(RED) 84

5.3.2 加权随机早期检测(WRED) 84

5.4 建议与指导 86

5.5 小结 87

5.6 扩展阅读 87

5.6.1 队列技术 87

5.6.2 拥塞避免技术 88

第6章 带宽预留工具 89

6.1 准入控制工具 90

6.2 资源预留协议 91

6.2.1 RSVP概述 91

6.2.2 RSVP代理 92

6.2.3 RSVP部署模型 93

6.2.4 RSVP和LLQ 96

6.3 建议和指导 97

6.4 小结 97

6.5 扩展阅读 98

6.5.1 媒体网络中的RSVP 98

6.5.2 RSVP技术 98

第7章 IPv6网络中的QoS 99

7.1 IPv6和QoS概述 99

7.2 适用于IPv6的QoS工具 100

7.2.1 支持IPv6的QoS特性 100

7.2.2 数据包头部、分类和标记 100

7.2.3 限速和整形 103

7.3 建议和指导 103

7.4 小结 103

7.5 扩展阅读 104

第8章 媒体网络 105

8.1 介绍媒体网络 105

8.2 媒体网络的架构与框架 107

8.3 媒体网络的特性和能力 108

8.3.1 自动配置 108

8.3.2 媒体监测 109

8.3.3 媒体可感知 115

8.4 小结 119

8.5 扩展阅读 119

8.5.1 概述 119

8.5.2 设计文档 120

8.5.3 配置指南和命令说明 120

8.5.4 资源和服务 121

第9章 应用可视性控制 123

9.1 AVC使用案例 124

9.2 AVC的工作原理 125

9.3 AVC的构成 128

9.3.1 构成部分1:NBAR2 128

9.3.2 构成部分2:Flexible NetFlow 134

9.3.3 构成部分3:AVC的管理和报告 139

9.3.4 构成部分4:AVC的QoS控制 140

9.4 使用AVC的性能考量 144

9.5 小结 146

9.6 扩展阅读 146

第 2部分 QoS设计战略

第 10章 商业和应用的QoS需求 147

10.1 网络互联的全球发展趋势 147

10.2 视频应用的变革 148

10.3 媒体激增 150

10.4 社会网络互联现象 150

10.5 需求:自备设备 150

10.6 出现自下而上的应用 151

10.7 多媒体应用中融合了多种类型的媒体 152

10.8 迈向高清媒体时代 152

10.9 各个应用类别的QoS需求与推荐方案 152

10.9.1 语音应用 153

10.9.2 视频应用 154

10.9.3 多媒体应用 157

10.9.4 数据应用 159

10.9.5 控制层流量 162

10.10 Cisco(基于RFC 4594)为不同应用类别推荐的QoS策略 163

10.11 QoS标准的发展 164

10.11.1 RFC 2597, Clarification 164

10.11.2 RFC 5865, Proposed Standard 165

10.11.3 RFC 4594, Update Draft 166

10.12 小结 167

10.13 扩展阅读 168

第 11章 QoS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169

11.1 QoS**佳做法的设计原则 169

11.1.1 硬件与软件QoS**佳方案 170

11.1.2 分类和标记**佳方案 170

11.1.3 限速及降级的**佳做法 171

11.1.4 队列及丢弃的**佳做法 172

11.2 QoS的设计原则 176

11.2.1 4类模型QoS战略 177

11.2.2 8类模型QoS战略 178

11.2.3 12类模型QoS战略 180

11.2.4 应用类扩展QoS战略 182

11.2.5 用于安全策略的QoS 183

11.3 小结 189

11.4 扩展阅读 190

第 12章 战略性QoS设计的案例研究 191

12.1 Tifosi Software公司:公司概况 191

12.2 原始(4类)QoS模型 191

12.3 重新设计QoS的业务催化剂 192

12.4 8类QoS模型提议 192

12.5 “第8层”挑战 194

12.6 小结 196

12.7 扩展阅读 196

第3部分 园区网QoS设计

第 13章 园区网QoS设计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197

13.1 MLS与MQC 198

13.2 默认QoS 199

13.3 内部DSCP 200

13.4 信任状态与工作原理 200

13.5 信任边界 202

13.6 DSCP透传 204

13.7 基于端口的QoS、基于VLAN的QoS与每端口/每VLAN QoS 204

13.8 EtherChannel QoS 205

13.9 园区网QoS模型 207

13.9.1 入向QoS模型 207

13.9.2 出向QoS模型 209

13.10 园区网端口QoS角色 210

13.11 园区网AutoQoS 212

13.12 控制层面限速 214

13.13 小结 215

13.14 扩展阅读 216

第 14章 园区网接入层(Cisco Catalyst 3750)的QoS设计 217

14.1 Cisco Catalyst 3750 QoS架构 218

14.2 QoS设计步骤 219

14.2.1 

详情

本书作为部署和管理QoS技术的权威指南,首先讲解了与QoS相关的协议、工具和标准,然后讲解了在如今的富媒体网络中,人们对QoS的新需求,以及由此衍生的QoS设计的变革和相应建议,最后介绍了QoS在园区网、WLAN、WAN、分支网络、二/三层VPN和数据中心中的部署和排错技术。

图书摘要

相关图书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第6版):路由和交换基础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第6版):路由和交换基础
TCP/IP路由技术(第2卷)(第2版)
TCP/IP路由技术(第2卷)(第2版)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IT基础(第6版)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IT基础(第6版)
CCNA ICND2 路由与交换(200-105)认证考试指南(第5版)
CCNA ICND2 路由与交换(200-105)认证考试指南(第5版)
TCP/IP路由技术(第1卷)(第2版)英文版
TCP/IP路由技术(第1卷)(第2版)英文版
TCP/IP路由技术(第2卷)(第2版)英文版
TCP/IP路由技术(第2卷)(第2版)英文版

相关文章

相关课程